返回第二百四十四章 对比(上)(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的齐军这些日子被城中的守军折腾地够呛,晚上总有偷袭反击的,夜里动辄会传来炮声或者爆炸声,营内难以安眠。

    之前试过挖地道,可是守城的是最擅长挖坑和有专门的《备穴》这样专业籍的墨家,挖了一半的地道被人堵住后往里面用皮橐吹点燃的硫磺,死在里面的精锐士兵惨不忍睹。

    被围的城中士气高昂,围城的一方却士气低落。

    加上城中有铜炮,所以扎营的位置一撤再撤,已经撤到了两里之外,挖了营垒之后之后就在这里安扎。

    此时三里之外,一队斥候正在树上观察齐军的营地。

    这里一马平川,对面的齐军也发现了他们,派出了一些斥候试图驱赶。

    这些天墨家的斥候就像是闻到了腐肉的苍蝇一样,经常围着大营转,齐军也习以为常,墨家的斥候和侦骑本来也多。

    双方默契无比。

    墨家的斥候靠近,齐国就派出骑兵驱赶,墨家的斥候就撤,齐国的骑兵也不追。

    每天如此,一日四五次。

    但此时树上的一名墨家的斥候军官却不想就这么撤走,他不知道这三里之内的规矩,所以也就想不到遵守。

    从树上跳下,他们这个小队一共十二个人,对面的骑兵也只出来了十来个。

    墨家斥候这边带队的军官是标准的富裕农夫出身,和之前墨家步兵主力兵员的那些苦大仇深的不太一样,骑兵和斥候主要也都是这样出身的人居多。

    像他这个年纪的斥候或者轻骑,经历也都差不多。

    父辈们在墨家崛起于泗上的时候流过血,等他们出生后不久便都有了姓,然后按部就班地进入村社或者乡里的学堂上学接受教育。

    家里大约在他们刚上学的时候就偿还完了耕牛和铁器的钱,父辈们的服役期限也都到了,在家务农。

    家里和几个家庭组成了合作社,平均下来一家百余亩地,几个共养几匹马,马耕种的速度更快,而且他们这里少种水稻所以多用重马犁。

    他们这一辈可能从小就有完善的基层组织和教育体系,十二三岁的时候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打虎猎鼍运动,那时候就接触过火枪。

    知道地球是圆的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而不是去质疑;相信人与人就该平等也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而不想着去质疑。

    十四五岁的时候没有考上数量稀少的中学的就要做好服役的准备了,这期间农闲时候还会组织训练,村社里谷场上雄性激素开始促使这些刚长毛的孩子摔跤斗勇,以获取女孩子的芳心。

    十七八岁开始服役,或是进入骑兵或是去当步兵,做得好了可以选择延期服役将当兵看做一种职业,或者提拔为基层军官。

    马耕在泗上淮北的普及,使得他们很小就接触过骑马,地广人稀土地又多,加上中山国和高柳以北的马匹贸易、泗上的马种改良术的发展,使得淮北泗上这个可谓是黄河以北最适合养马的地方的马匹数量极多。

    此时做农民是个让很多城邑雇工羡慕的职业,工商业的大发展和作坊手工业雇工制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小农破产。

    无非就是泗上为了保证兵员泗上不破产,却让宋、齐等地的人破产流亡到这而已,若将天下看做整体,总归是要有人破产的;纷争混乱的邦国之别是让泗上看似富庶宛若天堂的缘由之一,其实也就是一种变种的殖民扩张和经济掠夺。

    如今掠夺的够了,完成了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自然要让天下归一了。

    这一批享受了这种富裕和相对别处宛如天堂生活的新生代年轻人,便要为他们曾享受的一切流血。

    用血来偿还天下概念下他们欠宋、齐、楚、越、韩等底层受的贵族和殖民双重剥削之苦中的经济殖民剥削的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