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三章 月夜破上蔡(下)(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楚王变法犯的错误之一,便是担心墨家对军队的渗透,使得陈蔡之师的主官们都是王族贵族。

    毕竟楚王变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人民公仆,而是借助庶民的力量来打压贵族,维系自己直系家族的统治。

    墨家在民间的渗透,楚王管不了,也没法管;可在军中的渗透,楚王极为不安,故而只能是再培养出来一批新贵族,进入到军队之中。

    政变之后,这些军中贵族立刻投效了他们真正的盟友——王子良夫和旧贵族。

    因为他们要反抗就是作乱,他们之中没有人有资格继承,那么为什么要反抗呢?

    倒是一些忠于楚王的官吏要么自杀、要么起私兵反抗被处决、要么被贬为庶民。

    现如今上蔡地区的土地还没有收回,贵族们也明白分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是不可能的,毕竟真正在这里利益相关的旧势力贵族们已经被楚王杀光了。

    新的县公不再是流官,而是贵族出身,封于此地,基本上等同于是半世袭了。

    政策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民众的生活因为楚墨开战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工商业者难以做生意,而陈蔡等地的盐、布、铁等物,基本都是源于泗上的,同时陈蔡地区的芝麻油等作坊也是赚取泗上的钱的。

    农夫虽然不做工商,可是盐价日涨不说,还要承担更多的税赋。

    要打仗,得有钱,有粮,有民夫,有人。

    陈蔡富庶,那么陈蔡当然就要多出钱,多出人,多出粮。

    征兵、劳役、运粮、筑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人心便多有怨怒。

    怨怒的最狠的一批人早早找到了在上蔡潜伏下来转入地下活动的墨家的县委,剩余的人怨怒之后也只能接受。

    墨家的宣传根本禁绝不了,市井中整日传言,当年适去郢都的时候,楚王与之密谈,说是将来后世子孙有害民之举,烦请墨家除害。

    这种谣言急剧杀伤力,不是说民众对楚王多么忠诚,而是因为民众已经越发认可了害民利民之说。

    越富庶的地方,越容易滋生墨家活动的土壤,墨家的道义也就能够讲的更清楚。

    反倒是一片乌黑的时候,人们从未见过光明,所以也就无所谓反抗;而最期待光明的,不是一片乌黑的夜,而是东方泛白已经能够隐约看到光明的时候。

    谣言、童谣,每日都在流传。

    人心惶惶,人心不安。

    前一阵有人为了逃避去当民夫而选择逃亡,被人抓住后施以墨刑,也就是在脸上刺字,为五刑之一。

    既惩罚了犯人以为警戒他人,也不影响当兵当民夫。

    然而在城中,那个被抓的人大声喝问:“我又不姓芈,我是九州诸夏之人,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楚国兴亡与我何干?”

    当街行刑,匹夫样的人物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贵族们心惊之余,对于墨家也就更恨,觉得墨家的道义和文字纸张等的传播,实在是太过蛊惑人心,竟然连匹夫都能说出一番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于是为了以儆效尤,改墨刑为劓刑,割掉了鼻子。

    结果第二天就有传言,说是这就是贵族定法法不为所知的样子,说什么刑就是什么刑,根本没有具体的律法作为标准,还是墨家的法更好一些。

    贵族们立刻派人出来辟谣,解释道:如果法律太清楚,那么不良的庶民就会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做不法之事。之所以不用成文法,那正是为了保护庶民,庶民应该相信真正的君子,这样才能让那些作奸犯科之人找不到空子可钻。

    其时城中皆笑,心说这些道理七八年前就已经在市井中辩论过百余次了,你们这些人过了七八年还是讲七八年前就已经辩不赢的屁话,当真可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