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化繁为简(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宣言。

    发动民众,激发启蒙和觉醒,但不要在魏楚韩以及郑国贵族的夹击下起义,这是为了保留火种留以后用。

    可是,火种是有年限的,如果在火种熄灭之前不用,那么还不如现在就点燃这颗火种引发大火,照亮别处,或许便有一两颗火星飞到别处。

    既然要保留,那么便证明最多十年,在泗上燃起的大火将要烧到新郑,否则又何必保留?

    信上满满都是赞誉表扬之辞,但却绝口不提泗上会全力出兵这种最关键的内容,而是谆谆告诫,楚国出兵干涉的话,郑国贵族会找个新爹,不要贸然发动反对贵族的起义。

    这些话已经足够新郑的墨家负责人看明白,也足够让他明白适希望他干什么。

    新郑迟早要陷落,新郑民众的诉求迟早要被毁灭和不承认,所以趁着这个机会,用更快更猛烈的姿态,将全力守城变为全力宣扬墨家的道义、组织民众、启发民众。

    这是绝佳的机会,郑国的贵族需要强民以守城,楚国还未出兵,郑国贵族为了守住城邑会容忍许多之前不可能容忍的事。

    一旦楚国出兵、一旦魏韩楚围绕着郑国展开最后的协商,那么这个机会就会错过,那些现在悔过并且表示将来一定会履行契约的贵族便会翻脸魏韩赢了,那么魏韩自然会不认那些契约;楚国赢了,有楚国这个更粗的大腿,郑国贵族便用不到可能会烧到自己的民众力量。

    新郑的民众想要胜利,不可能靠自己,因为四周的敌对势力太强大了,只有依靠将来有朝一日泗上义师打过来。

    现在新郑民众要做的,只是明白泗上义师将来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天下,带着希望去怨恨继续的黑暗,既见过了光明才难以忍受黑暗,而若从未见过又怎么知道还有光明呢?

    带着对这封信的理解,新郑的墨者们立刻召开了一个会议。

    主持者扬了扬手中的信件道“巨子赞赏了我们的做法,认可了我们的手段。”

    简短的一句话,引来了会场上许多人的欢笑。

    主持者绕开了这个话题,便提到了信上那些隐藏在赞誉之后的内容。

    大致讲述之后,他道“是故,现在我们的任务,不只是守城,而是通过守城和利用守城,组织民众,宣传道义。”

    “城邑的陷落既然不可避免,此时起义的时机既然并不成熟,魏楚韩三国的干涉既然在反对民众上是一致的,那么其实到现在,城邑何时陷落对于利天下大业而言已无意义。”

    “守城的意义,只剩下了一个。”

    “城邑守不住,那么魏韩来了,民众的组织就要强制被拆散,我们也可能被魏韩抓起来,也就没有了如此完美的宣传组织的机会。”

    “所以现在守城的目的,不是为了守城,而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让民众知道他们有力量,也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力量应该用来追求什么。”

    他环视着四周还在理解这番话的墨者,沉声道“诸位同志,郑国的覆灭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除了卫国这个附庸之外,中原唯一一个能够符合子墨子非公之义的弱国灭亡了,中原只剩下魏、韩、楚、齐以及非攻同盟了。”

    他的并不隐晦,非攻同盟不是一个诸侯国,而是一个以泗上为中心的势力圈。

    郑国的覆灭,意味着今后的战争,必然是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再有非攻之义需要践行的地方了。

    魏楚韩齐进攻非攻同盟的任何一国,等同于和泗上宣战,泗上不需要履行非攻同盟之外的任何非攻之义了,而非攻同盟圈内的守护,既可以为了非攻之义,也可以为了泗上之利。

    五年前齐墨战争之后套在墨家头上的“非攻”枷锁伴随着郑国的灭亡被打碎了。

    郑国存在,那么魏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