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走狗良弓萝卜燕雀(第2/3页)  战国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份方略,待送走了墨家的使者后,勃然大怒。

    将这份方略狠狠地摔在案几上,骂道:“墨家欺人太甚!逼人太甚!如此一来,我这个询政院大尹算什么?我有何权?我有何利?数年之后,我又凭什么还做这询政院大尹?”

    按照这方略上的内容,戴琮很清楚,自己无非就是一个过渡。

    五年之后,重新推选,除非他做的极好得到各方支持,否则又怎么可能推选他为询政院大尹?

    墨家明面上不参与宋国的事,所以才导致了各方所能接受的询政院大尹就是他,若是墨家参与,其余百家恐怕都不可能给他机会。

    最开始他想的很好,赶走皇父一族,借墨家之力除掉宋国的其余贵族,自己做“民选的宋公”,发布一些邀买民心之政,从而依靠民意成为民选之公侯。

    可现在,这算怎么回事?

    论法理,所有的政令要经过询政院和参政院审核制定,说出去是他的政策,民众会信吗?

    论实际,诸子百家学派瓜分了宋国的政务,地方各有学派,中央所做之决定,他戴琮又不是各个学派的亲爹,各个学派怎么可能大肆宣扬说这是询政院大尹所指定的利民之策?

    各个学派必要宣扬自己在为民谋利,从而赢得五年后的真正推选,又有几人会宣扬他戴琮的功绩?

    身边的亲信家臣见状,小心地劝道:“公若不签,只怕墨家要怒。皇父钺翎的下场,您不是没有看到,诸侯至今不曾出兵,各怀心思,不敢招惹墨家,您又能怎么办呢?”

    “若不签,只有逃亡一途。况且,就算逃亡,又能逃到哪里去?泗上义师遍布宋地要道,就算跑怕也不易。”

    “而且……按这方略所言,只怕……只怕没有您,也一样可以施政,终究君上还在……您只是询政院大尹。”

    这话难听,但却不是讽刺,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宋公在与不在,墨家都有办法。

    若不在,则选贤人为诸侯。

    若在,询政院大尹这一次本来也不是推选出来的,如果现在不能推选,墨家可以借宋公的名义在推出来一个。

    他戴琮既然是以小家族搏大家族,反正损害的不是自己的利,那么更小的家族的人也自然有人愿意站出来借助时代的波涛而上。

    戴琮无奈苦笑。

    另一亲信门客道:“变法变革,越变越乱。若以宋论,这变法还不如分封建制。”

    “分封建制之下,大夫们纵然有作乱之心,尚且还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恒产者,方有恒心。”

    “大夫有家,诸侯有国,侵国即为侵家。”

    “如今,诸子学派施政,他们无家无产,岂有恒心?况于,对他们而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皮为天下。”

    “他们在宋国只需要谄媚民众,而不需要顾及宋国的将来。因为宋国不是他们的,天下才是他们的国,他们不需要考虑宋的祭祀社稷与国之危亡。”

    “墨家这么做,那不是逼着诸子学派学会谄媚民众吗?”

    “分封建制之时,谄媚君侯;如今民为神主,谄媚民众。到头来都是为了权势,倒也没什么分别。”

    “譬如君上好珠玉,则必有臣子大夫献上珠玉以结好;君上好美姬,则必有臣子大夫献上美妓以结好。如今百家学派结党营利,以利诱民,便和谄媚君侯并无区别。只不过民众所愿,土地、财物、少税、无役,非与君同。”

    “只恐自此后,各为谄媚而使得国政难以施展。”

    戴琮哼笑一声,苦叹道:“我也会谄媚民众,我也想谄媚民众,可墨家不给我机会啊。”

    “我本想谄媚民众,让民得利,以众民之民意,推我为真正的大尹,护国之柱。墨家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