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1/2页)  三国之我是袁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侯营寨内,曹纯看着不远处的刘备军营寨,摸了摸腰间的剑道“元让,我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了?”

    “无妨,此次我军乃是为了刘备才千里迢迢赶来此地,若是对方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那么我们也无需相助与其了。”夏侯毫不在意的道。

    他可不在乎关羽和张飞是什么脾气,此次他是来打袁术的,不是来当保姆的。关羽和张飞要是不待见他,他就直接绕过南阳继续南下和夏侯渊会和,他才不愿意受这等鸟气呢!

    曹纯看到夏侯这个态度,心中轻叹一声就不在劝阻了。这事他劝阻也没什么用,夏侯的脾气没人治得了,除非曹操亲口话否则谁都治不了他。

    别看三国中夏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更是因为败绩连连而被人忽略。什么失睛兵败、火烧博望坡之战,都是被吊打的那一方。

    印象中他和曹操之间的对话就好比某某三国中的那样。

    夏侯孟德我打仗又输了。

    曹操没关系,给你升官啦。因为我们是兄弟啦。

    好像这个总打败仗的将军没什么事却非常得曹操的重用,一路青云直上,屡败屡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夏侯打了不少败仗是真,但他也是有真事的,能够得到曹操的器重也是有原因的。

    夏侯有多被曹操器重?

    可以曹操麾下的曹氏和夏侯氏武将之中,能力最强的是曹仁,但最受信任的确是夏侯。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最为信任的武将,都能独当一面。基上曹操分兵,就是他或者曹仁独领一军。

    曹操夸耀麾下的武将时,夏侯、曹仁可是作为压箱底出现的夏侯天下之奇才,曹子孝世间之福将。

    从这可以看出,曹操对于夏侯的评价甚至还要在曹仁之上。

    曹操发家的时候,只不过是个奋威将军,而夏侯就是他的司马,高于曹仁、夏侯渊的别部司马。而后荀来了,代替夏侯成了司马,夏侯成了折冲校尉,位列众将之上。夏侯在曹操麾下武将中的地位,和荀在谋士中的地位差不多,都是首屈一指。

    曹操对这个堂兄可以礼遇至极,召夏侯同车,不经通传,可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对于臣子来,还有比这更信任的吗?而后曹丕称帝,这货更是直接被封为大将军,绝对的武将第一人,死后被封为忠侯。而曹仁则是在夏侯死后才从车骑将军升为大将军,谥号和夏侯一样同为忠侯。

    夏侯为什么这么受曹操的信任重用呢?因为他是最先跟着曹操的,资历最老也最为忠心。曹操起初发家之时的几千兵马有很多都是夏侯一手拉起来的。可以这货就是曹魏的奠基者,曹操的第一桶金是他用命拼来的。

    对于这么个和自己一起共患难、共进退,一路走过来不离不弃的堂兄,曹操自然是信任器重之至,更何况夏侯的能力也丝毫不弱。

    别看夏侯打过那么多的败仗,但他的战绩也丝毫不差。讨董战温侯,一目战关羽,救主刺徐荣,三合杀桥蕤,演义中的他论起单挑能力丝毫不虚。

    而在史书中,他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不重钱财虚名,为人忠义、胸襟宽广,对待部下亲和,对待百姓仁厚,从不自傲贪功,这基上就是个曹魏版的关二爷,甚至从某方面来,这货比关羽还要强上那么一些。能让曹操主动送妻妾,能在好梦中杀人的曹操房中随意进出无需通报,天下估计也就这一个了。

    ……

    很快,刘晔派遣的使者来到夏侯的军中。这是刘晔特意挑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