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〇九章 徐还的怀疑(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飞禽传书,消息传递很快。

    徐还在离襄阳不过数十里之遥的时候,接到了临安传讯。

    风波亭的悲剧终究没能阻止,岳飞含冤而死。

    接到密信的那一刻,徐还呆立原地,面色阴沉,好半天没有说话。

    费尽心机,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结果仍旧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浮现在心头,让他有种说不出的苦闷。

    哪怕熟知历史,哪怕未卜先知又能如何?这个世界仍旧不是自己能够主宰,可以为所欲为。

    “王爷,节哀!”

    “嗯!”

    “至少岳将军的清誉能保住了。”

    司马靖站在一旁,仔细字数并不甚多的密信,从中捕捉一切紧要信息。

    书生学子突入大理寺,打死万俟卨和杨沂中,抬着岳飞尸体伏阙敲击登闻鼓,柔福帝姬先后出面尽在其中。

    这是一个狠招,给了赵构沉重一击,让他不得不在舆论的压迫下,承认岳飞一案存在冤情,重新调查审理。

    换句话说,等于是沉冤昭雪。

    “可惜啊鹏举兄生前不能看到。”

    “王爷,您为岳将军做的已经够多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实非人力所能为,还请莫要介怀。”

    司马靖道:“张浚接手调查审理,相信不久就有明旨到来,着王爷前往襄阳调查,也算师出有名了。如此,岳将军在天之灵也能瞑目。”

    “岳云,我现在担心这孩子”

    司马靖道:“少将军年轻,难免会有冲动,不过好在王爷就在左近,现在赶去来得及,不至于出大乱子。而且眼下这情形,王爷前往时机其实最好不过。”

    “只怕有人会认为我在算计”

    “王爷说哪里话,您对岳将军是仁至义尽了。”

    司马靖沉吟道:“老夫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客气,但说无妨。”

    “听闻世子与岳飞将军长女年岁相当,不妨请长公主出面,早日与岳夫人定下儿女亲事。”

    司马靖低声道:“然后由岳夫人修书与岳云,如此于两家,于两军而言都是好事。”

    “也好,早日给承嗣定亲也好,岳家忠烈之门,甚好。”

    “只好岳夫人点头,岳云少将军想来也不会反对的,毕竟眼下局势如此,他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难撑大局。

    岳翻虽在,却有勇无谋,难当大任,张宪终是外人岳家何去何从,已然显而易见。”

    “先生”

    徐还沉默片刻,低声道:“风波亭若是我们的人早到片刻,鹏举兄也许久不会”

    “王爷的意思是”

    司马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显然他已经想到徐还言下之意。

    徐还悠悠道:“先生难道就没有丝毫怀疑?”

    “王爷光明磊落,当然不会想来是天意不巧,毕竟不可能步步算无遗策。”

    “但愿吧!”

    徐还望着白云悠悠的天空,轻叹一声,说道:“走吧,还要赶路去襄阳。”

    襄阳城里,一片愁云惨淡。

    噩耗传来,满城皆惊,三军缟素,悲痛不已。

    岳飞死了,岳家军敬爱的统帅含冤而死。

    岳云悲痛不能自已,已然哭晕过去好几次,张宪眼眶通红,虎目含泪,强撑着悲痛指挥兵卒搭建灵堂,祭奠岳飞。

    遗体远在临安,遥相设陵祭奠,以表孝道,寄托哀思。

    “少将军节哀!”

    张宪以下,众多将领纷纷劝说岳云,唯恐少年郎伤心过度,伤及身心。

    “家父一生为国征战,忠贞无二,战功赫赫,却不想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