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三五章 微妙的平衡(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凡有人提建议,都有其出发点。

    或为公,或因私。

    从大局考虑,趁胜追击是一种选择。

    灭西夏是一桩天下的功劳,有着无与伦比的诱惑。

    但作为一个州府判官,一个前线将领,如此提议就显得有些冒失。

    私心作祟!

    无论怎样,也掩盖不了这个事实,任得敬似乎也没有要避嫌的意思。

    也是,武将请战,搏命拼功劳,此乃自古以来的惯例。

    最严重的情况便是武将养寇自重,谎报军情,甚至是杀良冒功。

    而今贼寇敌人就在眼前,无需谎报,只是提议乘胜追击而已,合乎情理,或许这也是很多将领和兵卒的心声。

    打不过的时候,往往会畏惧交战,被动应付,草草了事。

    但如今节节胜利,让宋军将士树立起前所未有的信心,征战沙场博取功劳,已经成为许多将士追求上进的方式。

    对于任得敬而言,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别的考虑。

    兴许他是想要急于表明心迹,牛皋与种洌进驻镇戎军,对他而言是个警训,说明徐还对他并不完全信任。

    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降将想要很快取得信任并非一件容易事。

    一个解决的办法便是攻击曾经的主人,今日的敌人,以此表明心迹。

    当然了,在征战的过程中,能够趁机销毁很多昔日丑行的证据,杀掉一些知情人。

    除此之外,征战之中功勋、土地、财物,有着太多利益可言。

    说到底,任得敬并非一个安于现状之人。

    任得敬的提议,对徐还而言是个小小的难题。

    宜将剩勇追穷寇,按理说是这样的。

    但西夏情况有所不同,察哥与李良辅虽然战败,但西夏实力依旧强大,还有灵夏与河西千里之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眼下的情形来看,继续追击,西夏无疑会死磕,拼个你死我活。

    代价太大,也未必能够获胜。

    宋、夏、金这个三足鼎立的微妙局势也会打破,那么头顶的一锅沸水就会浇下来,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如果是西夏不服气,卷土重来,继续迎战倒也罢了,但主动进攻并非明智之举。

    对于大宋,对于徐还自己的个人战略而言,都并非上佳选择。

    故而在交战之初,便确定了战略,打一场阶段性战争,拿下了陇山、萧关和横山,目前依然达到。

    宋夏双方隔着这些险要关隘和地形屏障,相互对峙,都有险可守,谁也难以奈何对方。

    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形成一个微妙的稳定,暂时相安无事。

    一个暂时稳定的秦陇,对徐还而言,恰到好处。

    如果继续再有动作,恐怕会宁府的金国人,乃至临安都会不淡定。

    不!

    也许,此刻他们已经不淡定了。

    西夏两路大军落败,陇右、陕北尽失的消息迅速传开。

    幽州城里,北撤的粘罕与完颜希尹听到消息,皆是一愣。

    尤其是完颜希尹,是他一手挑拨离间,加速了宋夏之战的发生。他原以为西夏不说能够打败徐还,多半会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至少战事能够拖延个一年半载,对金国而言,恰到好处。

    哪曾想到,短短一个夏天,西夏便战败了。

    “徐还比想象的更为可怕。”

    听到完颜希尹的叹息,粘罕沉默了许久,尽管他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尽在眼前,但嘴上终究难以说出服气的话来。

    “党项人,也忒不济了。”

    “是啊,李乾顺识人不明,错信了一个两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