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七三章 翁婿之约(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章事,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少师。宰相身份,大学士,甚至成为太子三师之一,地位崇高,但都是荣誉性职衔,没有太多意义。重点在最后的天策上将,也是个武勋官爵,好似没有实际作用,但意义非同小可。很长时间,人们已经忘了了徐还是几品武勋,但此刻再清晰不过,天策上将乃是超品。古往今来,唯有唐高祖时,秦王李世民有过此等殊荣。徐还拒绝了秦王封爵,但没有推辞天策上将,从此之后他便是大宋军方的超然人物。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潜在意义。毕竟上一个天策上将最终位登九五,成就贞观盛世,四海来朝。这一位天策上将,又会给大宋,或者给天下带来什么呢?祭祀皇陵完美结束了,当天夜里皇陵附近的行宫里,太上皇大开夜宴。太上皇南归,长公主全家团圆,西夏大捷,高阳郡王加封天策上将,已经算不清是几喜临门了。总而言之,今天是个好日子,自然是君臣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不断。群臣争相向太上皇和天策上将敬酒,君臣宾主尽欢。夜宴之后,群臣告辞离去,绍兴八年的新岁即将来临。徐还已经很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守岁,今年难得家人相对齐全,自是欢聚一堂。赵佶自然也在,相比于过去十年的新岁,今年无疑最为温馨,舒坦。徐还与柔福帝姬携高阳王府众人一同恭贺,徐承嗣也徐承训兄弟俩都围在赵佶膝前,儿孙绕膝,天伦之乐,不过如此啊!赵佶哭了。曾几何时,这是他的常态,当年几十个儿女围绕膝前,当时并未觉得珍贵,更不曾珍惜。但十年阶下囚生活之后,这一切变得弥足珍贵,老怀大慰,经不住潸然泪下。当然了,赵佶此时的心情可能更为复杂。毕竟从五国城脱困的只有自己一人,还有那么多的妻妾儿女,宗亲臣子在北地的风雪中受苦,想到这些,怎么能安心独享幸福呢?如果能接他们回来,阖家团圆,那该多好啊?故而守岁家宴结束之后,赵佶停驻了脚步,叫住了徐还。翁婿俩早前已经结果面,也聊过天,但并没有深入交流。此刻,赵佶有这个打算。“子归啊!”“上皇有何吩咐?”赵佶悠悠道:“此处乃是行宫内宅,随意一些,你我乃是翁婿,若你愿意,还是叫我岳父吧!”  太上皇突然变得很亲切,徐还有些意外,恭敬不如从命,当即欠身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嗯!”赵佶满意地点点头,欣然道:“嬛嬛能遇到你,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徐还笑道:“能遇到嬛嬛,何尝不是我的福气呢?”听到徐还的回答,赵佶笑了笑,一问一答,意味深长。只能说是天意吧,遇不到徐还,女儿估计逃不出北地,可能早已死在金贼的魔掌之下。不过徐还若没有遇到,不曾娶到女儿成为大宋的驸马,是决计不会有今日成就。但大宋最多留下半壁江山,甚至可能有亡国之忧。所以究竟是谁成就了谁,已然说不清楚,只能说是上天注定吧!“也是你自己有本事,大宋江山得保,有你力挽狂澜之功。”赵佶叹道:“也许将来,收复燕云,乃至塞北之地,为大宋开疆拓土,中兴崛起也极有可能。”“岳父期许,小婿自当竭尽全力。”“朕我相信,你会做到了。”赵佶似乎十分笃定,目光悠悠道:“朕别无他想,只盼着你将来能击败金贼,直捣黄龙,攻克五国城,将那些受苦的宗亲解救出来。“徐还注意到,赵佶正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眼神很复杂。有殷切的期望,又有几分叮嘱之意,似乎还有些许恳求,也许还隐含了些许试探见徐还沉吟,赵佶低声道:“子归啊,你也在北地待过,知道那是什么处境和滋味。不过你待的时间短,有些事未必能体会到。岁岁年年,尤其是寒冬的北风霜雪面前,只盼着一口热饭,一碗热汤,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安定富足的小日子。除此之外,别无他想。”赵佶说的言辞恳切,是发自内心,甚至完全放低姿态的恳求。普天之下,能够从五国城救出大宋皇族宗室之人,唯有徐还。临安的儿子赵构指望不上,他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心思。可是,赵佶也无比清楚,徐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