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九六章 饮马黄河(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地道只需挖到城墙下,是虞允文的命令。吴氏兄弟掌握着五万大军,但其中有一支三百人的兵马却是例外。听从指挥,但无权插手,由虞子期率领,协助大军破城。吴玠、吴璘知道,这三百人非同一般,因为他们是火器军,握有他们不知晓的新式火器。自打火烧金军连营,火器击败察哥后,他们就知道,秦国公麾下有一支秘密火器军。直属于秦国公本人指挥,战场之上主要由徐还心腹虞允文率领,其余将领无从干涉。对于这种做法,徐还的解释只有两个字——保密。狭义的解释,只有徐还本人及其心腹能使用,其他人,包括他路宋军都休想染指。广义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外泄,被金国、西夏这样的外敌窃取。作为属下,不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吴氏兄弟对此完全理解,单单是为了防备外敌,保密就很有必要。秘密武器如果广泛传开就是一种灾难,一旦有兵卒被俘,武器被缴获,秘密还能保住吗?那些威力强劲的火器就会反过来落在自己头上,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一句话,少数人知晓的秘密才是秘密。这一点西夏人就做得很好,当年西夏神臂弩让人闻风丧胆。宋军一直想要缴获仿造,可始终无所进展。盖因当时神臂弩只配发给铁鹞子,即便俘虏了普通西夏士兵,完全无济于事,毫无收获。至于铁鹞子,这等精锐很难被俘虏。即便侥幸俘虏,铁鹞子也有明确的规定和坚决执行力,他们会在临死或者被俘之前,彻底毁掉神臂弩。蛮荒的党项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吴玠和吴璘自然也明白。对火器军的存在完全表示理解,支持和信任。到了韦州城下,立即发动攻势,就是为给虞允文争取时间,提供掩护。如今地道挖到了城墙下,虞允文立即下令停工,命兵卒小心翼翼地在城墙下布置火药。炸塌城墙。这是破城最快,伤亡最小的方式。城头的西夏兵卒有些不解,为何宋军突然间鸣金收兵?这不合常理啊!这才打了没多一会,远不如往日那般激烈,没有进展,也不曾出现重大伤亡,如此进攻是闹着玩吗?奇怪的事情还在后面,宋军虽然后撤,但没有回营。而是在距离城墙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列队站着,好像在观望,等待着什么。西夏守军完全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就在他们愣神的功夫,剧烈的颤抖从地下传来。轰隆巨响在多处城墙下响起,一阵硝烟尘土弥漫之后,坚固的城墙便坍塌了。夯土构筑的城墙,虽不及当年的统万城,却也十分坚固,却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坍塌,成为一片废墟。西夏守军不明所以,也惊恐非常。尤其是近处的那些兵卒,直接因为坍塌而丧身在气浪和砖石之下,瞬间被废墟掩埋,尸骨不全。嵬名安惠下意识看向两里地外的宋军,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宋军的手笔。他恍惚想起来晋王察哥进攻之时,被宋军火器所败。难道又是火器?竟然恐怖至厮?事实确实如他所料,宋军动用了火器。不过因为研发设计进程的缘故,火炮尚未出炉,也没有硝酸甘油炸药,只是威力相对较低的火药。单纯依靠投石机抛射,无法直接轰击城墙,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挖掘地道,在城墙下大量引爆。虽然显得有些笨拙,但行之有效,清朝时期,太平天国就经常这么干。吴玠、吴璘率领额兵马攻城作为掩护,另外的兵卒则开始挖掘地道。西夏兵只当是寻常地道战,已经做好准备,等宋军在城内冒头之时,给予沉重一击。结果他们想多了,几条秘密地道挖到城墙根,埋好炸药,然后同时点燃。效果很不错,剧烈的爆炸让夯土城墙不堪一击,迅速坍塌,露出了好几处缺口。不明就里的西夏守军完全待了,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冲了上来。事实上,宋军将士也很莫名,不知为何主将突然下令后撤,但这一刻他们明白了。如果刚才他们在城下,只怕现在尸体早就成碎块了。震惊也不解,但这都不重要,城破即可。顷刻间,主将吴玠的命令也下达了。朝着缺口,冲锋!从城墙上坍塌的砖石掉进了护城河,当先冲锋的宋军每人身负沙袋,投入水中,瞬间便形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