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五二章 所求何事(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御史言官们似不满这个结果,要求徐还道歉。开什么玩笑?徐还摆明态度,赔偿医药费可以,罢官削爵、问罪下狱都行,绝不道歉。言官们自是不依不饶,声称徐还居功自傲,行止张狂,可徐还就是不低头,高傲如故。如此一来,赵构也不好强迫徐还。事情不能闹的太僵,不可收拾。故而对周烨和御史们好一番安抚,暂时息事宁人,匆匆退朝。所有人都清楚,事情远没有结束,后续少不得还会节外生枝。退朝之后,徐还被召入垂拱殿,赵构自是要单独宣召。“子归啊,你让朕怎么说你好!”一进垂拱殿,赵构便换了脸色,不似紫宸殿上那般威严,多了几分亲近自然。至于是否发自肺腑,就很难说了。“官家,是臣一时冲动,举止鲁莽,还望恕罪。”赵构语重心长道:“好好的,何故去打言官?你知道的,朕都怕他们三分。”“官家恕罪,臣一时气恼,没控制住”“唉!朕见你这两年在前线领兵颇有章法,日趋稳重,没想到还是有些急躁。”“臣就在军旅,战场之上素是直来直去,朝堂之上多有欠缺,以至思虑不周,不够冷静”徐还完全一副认错姿态,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只懂打仗,不懂朝政的武夫形象。“嗯!”赵构点点头,悠悠道:“今日这般局势,若不对你施以惩戒,无法向百官交代,你可明白?”“明白,让官家为难了。”“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你在家好好休息,出征在外一年有余,辛苦你了。”赵构笑道:“顺道好好陪陪皇妹与平安郎,阖家团员。”徐还欣喜道:“谢官家,臣求之不得。长公主一人理家,照拂幼子甚是辛劳,臣实不忍;平安郎周岁,臣方得见,父子陌生,着需时日熟悉。”“嗯,今日是平安郎的周岁生辰吧?看在外甥的面子的上,朕便不与你多计较。”赵构呵呵一笑:“民间习俗,外甥周岁,舅父当有厚礼,朕也不能例外,待会蓝圭会派人送去公主府。”“臣代犬子谢过官家。”“自家人,不必客气,听闻皇妹和平安郎在慈宁殿,你过去吧,太后也一直念叨你呢!”“是!”临走之前,赵构又叮嘱道:“朝堂之事,切勿让太后烦心。”“臣省得,官家放心。”徐还心中暗笑,赵构这是怕自己去告状吗?如此看来,他对孟太后还是颇为顾忌的。目送徐还离开,赵构盯着他挺拔的背影看了好酒,目光凝重,颇为复杂。徐还来到慈宁殿时,远远就听到了笑声,孟太后含饴弄孙,笑的甚是开怀。“拜见太后!”徐还躬身一礼。孟太后仔细打量了一片,点头道:“黑了,也瘦了。”“身在战场,难免,男儿为国征战,倒也无妨。”“说得好。”孟太后欣慰点头,悠悠道:“你出征在外,吾与嬛嬛没少担心,而今回来了就好。”“让您老人家挂心了。”“吾是担心平安郎长这么大了,连爹都没见过,不过听说你们父子相处颇为亲近,吾也就放心了。”孟太后笑了笑:“对了,你给吾带回来的礼物都不错,蜀中锦绣,物产丰富,质地上乘。”“您喜欢就好。”“听闻有些礼物是黄氏准备的?”“是!”“她有了身孕?”“是。”“也好!”孟太后道:“吾都听说了,那是个好姑娘,而今徐家唯你一人,多几个子嗣也好。你是懂事的,只一点,不可错了准备尊卑礼数。”“还省得,请太后放心。”显而易见,孟太后是怕“女儿”吃亏,早早打预防针。柔福帝姬不失时机道:“娘娘放心,徐郎待我甚好,黄家妹妹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府上定家宅和睦,不让娘娘操心。”“你呀,尽为他说话。”孟太后白了侄女一眼,转而盯着一盘果子道:“听嬛嬛说这盘果子大有讲究,要你亲自分说?”徐还恭敬道:“果子并无特别,但果树与太后颇有渊源。”“哦?”“果子是从蜀中眉山采摘,乃昔年孟太尉官居眉州防御使时手植果树。”徐还沉声道:“眉山士绅也特意修建了一座孟公祠,纪念孟太尉,我此番回来之时,曾前去祭拜。返回之时,眉山士绅嘱托我将果品带回,进献太后,以慰太后思亲之意。”听到徐还的解释,孟太后情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