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一一章 狮子大张口(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国使臣到了!并非女真人,而是一个汉人。准确说,应该是一个投降金国的辽国汉人。韩昉!金国礼部尚书,阿骨打嫡长孙(金熙宗)的授业恩师。徐还与柔福帝姬南归途中,曾冒充过他儿子。今次奉旨南下,与宋国议和。之所以选他,一方面是韩昉本身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或许也与韩昉的才学有关,金国为数不多的饱学之士,前赴江南文华翡翠之地,不至于丢脸。汉家文明的吸引力超乎想象,不过才几年时间,金国上下已经不是白山黑水间,渔猎为生,野蛮悍勇之辈。他们也开始学习礼仪文化,甚至对蛮夷这等说辞十分忌讳,不愿被看轻。这也正是韩昉精通汉学的降臣得到重用的缘故。韩昉南下,大宋出面接待的人是秦桧。南自南,北自北,这是秦桧的一贯主张,作为大宋主和派头号人物,谈判的事情自然落到他头上。礼宾院里,两位和谈大臣见面。虽说前线战事失利,但韩昉依旧神色傲然,一副“天朝上国”不可一世的态度。一到临安,刚见到秦桧,便开门见山,提出了金国的和谈条件与要求。陕西路、京东、京西路,可以归还宋国,但需要按步骤,一步步来。说直白点,就是完颜宗辅大军可以立即东撤,陕西路可以即刻归还,但中原地区需要从长计议。金军可以撤过黄河以北,但东京刘豫的伪齐政权需要暂时保留,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五年时间为限,以后宋国如果有能力收复,金国不会阻挠。除此之外,宋向金称臣,每年岁供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至于其他,还有一些细碎要求,有些甚至不便摆上台面。比如尽早让徐还、岳飞等人南撤等等。听到这样的说辞,秦桧都有些震惊了。这完全是狮子大张口,无耻至极啊!战场上占尽优势还好,但如今局面不利,还敢如此漫天要价,实在有些堂堂一介主和奸臣都感觉看不下去,难以向大宋君臣转述,足可见其恶劣程度。见秦桧面露难色,韩昉皮笑肉不笑道:“秦相公,如实奏报便是,此乃我主、以及元帅、诸太子将帅要求,还请宋国尽快给个回复,否则只能兵戎相见了。”“好!”秦桧无奈点点头,谈判本来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开始要的高些,后面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都是惯常手段,又不是一说盟约上就这么签订。秦桧相信,金国人也不会愚蠢到寸步不让,狮子大张口只是开始的恫吓。韩昉一定得过金国皇帝,乃是完颜挞懒等人的叮嘱,回头会有相应让步,只是让多少当真不好说。还有这样夸张的要价,要是奏禀上去,朝堂上肯定得炸锅。那般主战大臣们肯定又会各种说辞,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可以预见,和谈之事不好办啊!果不其然,消息传出,朝野为之震动。开什么玩笑?金国人主动求和,不说低声下气了,最起码得客客气气。哪有这般狮子大开口的?哪里是来和谈的,分明是前来讹诈。让大宋向金国称臣?没搞错吧!华夏正朔,天朝上国,只有受四夷朝贺的惯例,哪有向别人称臣的道理。与当年不可一世的辽国,也仅仅是约为兄弟之国,现在倒好不过也有人小声称,今日之金国,比之昔日之辽国更强盛。毕竟当年辽国只是占领到燕云,白沟以南的河北之地是大宋领土,现如今金国兵锋已经到了淮水。算上燕云以北的塞外之地,偌大的天下,金国疆域超过一半,要求大宋称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这种说辞,大宋士大夫自然是不买账的,虽说如今只剩下半壁江山,国家残破,国势衰微,也断然没到向人称臣的地步吧?哪怕形势如此,心理和面子上也无法接受。称臣,绝对不行!至于岁币,这个倒不是不可以。虽说是金军入侵,将大宋领土搞得满目疮痍,按理说应该是金国赔偿大宋的损失。但战争赔款,从来不讲道理,只论胜败。虽说宋金交战以来,大宋节节败退,但最近一年多,宋军反击多有胜利,这种情况下赔款,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不过岁币在大宋早有先例,昔年对辽、西夏都曾给过,可能已经习惯成自然,故而并未觉得十分不妥。如果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