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七章 江岸烽火(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还和韩世忠赶到时,村落里的战事已经结束。诸将撤离,余下的金兵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不过他们并未因此放弃抵抗而活命。徐还的命令很清楚,金军先锋,不留活口。简单打扫战场,被歼灭的金军大约有千人,余下约莫三千人上了渡船,正在趁夜色北渡钱塘江。牛皋匆匆前来告罪道:“二位将军,没想到金军在渡口留了一队人马,所以没能及时夺下渡船,以至于让他们逃走,请二位将军治罪。”韩世忠笑道:“哪里,牛镇抚一场火攻,已经杀敌上千。金军留守渡口,可见早有防备,未竞全功虽然遗憾,然你何罪之有?金军两路先锋,一路被全歼,一路被袭,仓皇逃窜,此举已经足够打击金贼士气了。”“可是”“伯远兄不必介怀,上了船不代表能渡过钱塘江。”徐还笑道:“点烽火吧,此间火势太小,我怕鹏举兄看不清楚。”“岳兄弟在钱塘江北?”牛皋闻言,顿时有些惊喜。“是!”徐还道;“吕相公早有安排,令鹏举兄在江北的驻守,一来可能支援临安,二来可以与我们一道合击金军先锋,而今正好。”牛皋欣喜道:“是了,岳兄弟哦不,岳统制谋略的出众,骁勇善战,那讹鲁补、术列速即便能脱身,恐怕也得脱层皮。”“那是自然。”韩世忠笑了笑,此战很多布置虽说是吕颐浩下令安排,但实际很多都是徐还的计策。着实殊为难得,让人钦佩。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对于帝王和国家而言,却是百将易得,一帅难求。一场战争的胜负很复杂,绝不只是勇猛作战即可做到的,需要全盘布置,调兵遣将,战术谋略,粮草后勤调动等方方面面。能打好一场仗,不算什么,难的是有大局观,全盘考虑,谋略得当,运筹帷幄。这便是将才和帅才的区别。毫无疑问,单凭江南一役,徐还展示出来的是一个帅才的潜质。相处这些天,韩世忠敏锐发现,徐还在带兵作战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经验远不如自己,甚至不如一些寻常将领。但徐还在全盘谋略和思维方面的长处,却远不是他们可比的。更为难得的是,徐还如此年轻,才不过二十岁。思量过往历朝历代,二十岁的统帅似乎只有一位——冠军侯霍去病。同样的英姿勃勃,同样年轻有为,当年霍去病在祁连山下打的匈奴抱头鼠窜,而今徐还也把女真打的狼狈不堪,倒是颇有相似之处。说实话,一开始韩世忠对这场江南之战并不十分乐观。在他看来,或许可以将金军赶回江北,但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有了曹娥江和钱塘江这两场战事后,他开始乐观,甚至可以说对战局信心满满。讹鲁补、术列速狼狈从钱塘江南撤离。虽然没有确实消息,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阿里和浦卢浑,以及率领的四千先锋已经凶多吉少。从夜袭到上船撤离,不过短短一会,他们便折损了上千人。加之黑夜看不清楚航道,有两艘渡船在江中相撞,又有上百人落水,仅有个别获救,其他的逃不过沉入江底喂鱼虾的命运。讹鲁补、术列速的心情很沉重,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折损了这么多兵马,尤其是追杀赵构的大计,回去该如何向四太子交代呢?两路先锋折损,此时必定会对士气有损,治罪必不可少。前些日子的耶律马五就是例子,在汝水边被徐还和牛皋重伤大败,四太子开恩准许他先养伤,但事后还是没能逃脱问罪责罚。而今自己这般,虽说损失不如耶律马五,但任务更重要,后果也就更为严重,自然是在劫难逃。更难以启齿的是,时至此刻,他都不知道究竟是何人袭击了自己?讹鲁补、术列速和都有种直觉,宋军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这两场伏击似乎都早有预谋,颇有章法这是个危险的讯号,必须尽快通知四太子,然而他们仅仅知道这一点,并无更多信息。记得二太子以前说过,汉人兵法里有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今他们对宋军似乎——一无所知。唉!讹鲁补、术列速皆是一声叹息,只能等过江上岸,再派人详细探查了,无论如何,都要给四太子一个交代才行。然而,当讹鲁补一回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