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四章 声震两岸,尽染一江(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光匆匆,恍惚间已是建炎三年五月端午。高桥镇,曹娥祠人山人海。曹娥江两岸的百姓大都聚集于此,祭奠烈女曹娥,虽说只是汉代的一个孝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娥已经被神话,成为附近百姓心中有求必应的神女。每年端午,祭奠曹娥也成为一件极为隆重的大事。江南之地,出行皆用舟船,加之接下来还有龙舟赛,以及投粽入江的习俗,所有两岸的船只也大都聚集于此。是以阿里率金军到江畔时,寻不到太多船只,只得朝高桥镇而来。果不其然,高桥镇前的码头上,停泊着不少船只,金军毫不客气便上前夺船。手无寸铁的百姓见到气势汹汹的金兵,自然是无可奈何,稍有怨言或者迟疑者,便丧生在金军刀下。其他百姓见状,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军夺船。阿里和浦卢浑当即率部登船,天色已经不早,他们必须尽早渡过曹娥江,赶去明州。船只很多,四千金兵全数登舟,为此他们也胁迫了不少当地船工划桨撑船。没办法,他们虽说都是马背上的好手,却并不擅长升帆开船,在这江南水乡少不得多有不便。阿里心中甚至泛起一个念头,回去之后定要和四太子建议,会宁府紧邻混同江。大金该在那处制造战船,好好练一批水军才是。不过这一遭若是能干掉赵构,宋国也将不复存在,到时候直接在长江边安营扎寨,练兵也是极好的。不过,也许船到江心的时候,阿里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但见上游黑压压一片的船只顺流而下,而且还有隆隆鼓声传来。阿里顿时心头一紧,几乎第一时间握紧手中的刀柄,皱起眉头,吩咐身边的兵卒警惕。在陆地上他们骁勇善战,谁也不惧,但此刻舟行江面,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少不得有些紧张。不过很快副将浦卢浑便指着上游道:“将军,不打紧的,是赛龙舟。”阿里顺方向看过去,只见十多艘长长的龙舟顺流之下,龙首处有人大力擂鼓,后面则是数十人呼喊着口号,快速划桨,正是江南民间常见的赛龙舟。只是十多艘龙舟齐刷刷地顺流而下,后面还跟着不少其他船只,直奔正在渡江的金军,大有要相撞,或者冲散渡船的意味。不对!这个情形很像是草原上骑兵冲锋,冲散对方的队伍,分割击破。只不过草原换成了江面,骑兵换成了龙舟。糟糕!阿里心中顿觉不妙,大声喊道:“让他们停下!”“将军,来不及了。”浦卢浑似乎也意识到什么,可惜为时已晚,龙舟是顺流而下,且众人划桨,速度极快。而今鼓声震天,任何的呼喊他们都听不到,即便是听到,也肯定不会减速。当此之时,浦卢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但愿这只是寻常赛龙舟,若有什么猫腻,后果不堪设想。阿里也知龙舟势不可挡,只得吩咐操舟的船夫小心,注意避让。谁知很多船夫见此情景,纷纷跳船入水。待金军反应过来想要捉拿攻击时,这些船夫已经消失在水下,不知道潜到何处。到了这时候,浦卢浑彻底反应过来——要出事,要出大事。果不其然,龙舟直冲冲朝着金军的众多渡船而来,有的迎面撞了上去,龙舟上的水手或趁势跳水,或跳上金军战船,随身的则是一把利刃。余下的龙舟则冲过来,将金军渡江的船队冲散,分割成为几块。有渡船倾覆,自然也就有许多金兵落水了,不习水性的他们落水之后扑腾几下便沉入水中,或者是被从身后游过来的水手一刀割断咽喉。水面上顿时浮起处处血红,有金兵的哀嚎声开始在水面上响起,但响声更大的则是隆隆鼓声。但凡没有倾覆的龙舟,鼓声仍旧隆隆震天,伴随着鼓声,喊杀声在也在曹娥江上响起。阿里和浦卢浑看得很清楚,龙舟将金军渡船彻底分割,上面的水手,以及后面跟随的渡船上涌出了不少人,手中都拿着尖刀、弓箭、长矛等兵器,朝金军发动进攻。岸边还有不少船只正在飞速朝江心赶来,显然是前来支援这些“水手”。不,应该是宋军。到了此时,阿里若是再看不出来这些人是正经的宋军,那他也就枉为将领。这些水手行动井然有序,挥动兵器作战也有有模有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