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二章 可以一战否?(第1/2页)  大宋之重铸山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打土豪,分田地!六个字,在座众人心中皆是一震!这个说法他们或许是第一遭听到,但是类似的念头绝对不是第一次有!民以食为天,粮自土地来。封建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夫有着莫大吸引力,无论和平还是战乱时期。想要吃饱饭,就必须要有地!想当年他们是如何落草为寇,在这太行山中为盗匪的?除了极少数天性凶残之外,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土地尽失,生活无以为继的寻常农户百姓。说白了,都是迫不得已,逼上太行的!金军南侵,王彦声震河东之时,他们前来归附,或有抗击异族的壮志。却也是受了宗泽无论出身,皆可杀敌抗金为义勇的号召,算是洗白身份。当然了,宋军当时对太行山义军的钱粮供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吸引力。现如今,供给断了,生计所迫,他们不得不回到老本行。相信很多农夫被迫落草之时,都设想过整死压迫他们的士绅地主,夺取良田的想法。但当时大宋四海承平,盗匪但凡敢出动夺取田产,必定会遭受官军的围剿,纵有念头也无从实施。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太行山两边被金军控制,打土豪,分田地这事似乎不需要顾忌什么?反正本身就是为了抗金,不怕和金兵有所冲突。而且附近绝对有不少与金兵有联系的士绅地主。这种数典忘祖之辈本就该打该杀,掠其土地似乎并无不妥。徐还沉声道:“诸位如今打家劫舍,或许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让过往商旅,附近百姓闻风丧胆,难免对八字军颇有微词,渐渐疏远。相信诸位已经感觉到难处,义军一旦失了民心,根本无法生存。但打土豪,把田地分给贫苦百姓,他们会不会感恩戴德,对义军赞不绝口,继而大力支持呢?”这可是有成功案例的,并非无的放矢,因此徐还颇有信心。果然,听徐还这么一说,众人眼神明显有所变化,尤其是傅选。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义军生计,还能获得良好口碑,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太行山长期坚持下去。完颜挞懒想要逼得八字军名声尽毁,人心尽失。徐还则想要用此种方法,帮八字军重建形象,赢得支持。长期坚持,以待北伐!傅选想起徐还给契丹人,以及折彦野的话,不禁若有所思。然而寨主们却黯然道:“徐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八字军主力南撤,朝廷也断了供给,似乎是放弃了河北之地,我们无论怎么着,也不过是在太行山里苟延残喘”信心,太重要了!杜充这个退缩举动,最大的危害并非断了义军生计,而是让北地将士信心动摇,前路渺茫。失去信心,何谈抵抗?徐还沉声道:“朝廷怎会放弃北方,王师北伐是迟早的事情,诸位如果能在太行山里站稳脚跟,将来北伐必能出大力。身为宋人,将来不仅能诛杀金贼,光复家园,而且到时候诸位都将是朝廷,是大宋的功臣,民族之英雄。”“徐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可是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众人难免将信将疑。“肯定会有,太行山这块根据地不能丢,将来肯定意义重大!”徐还对此十分笃定,后世的太行山根据地曾对抗日寇多年,现如今依样画葫芦,也能对付金军。“根据地?”“呃是!打土豪,分田地,然后在太行山为根基之地,发展壮大。”徐还沉声道:“朝廷官军正面对金兵交战,诸位则在金军身后,开辟敌后战场,坚持作战。”“敌后战场?!”众寨主被一个接一个的新颖概念所震撼,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徐公子是说,在金人背后放冷箭,牵制他们?”徐还点头道:“没错,有诸位在敌后牵制,金兵难免腹背受敌,这便是金军今年为何不曾大举南下,专心清剿义军的缘故。”“果真有效吗?”唉!将信将疑,已经是第二遭了。徐还暗叹一声,看来这段时间,义军处境艰难,对信心打击很大啊!奈何自己口才有限,身份也一般,言辞确实缺乏足够的信服力,真是无奈!“定能如此!”沉默许久的傅选站起身来,义正言辞,信誓旦旦。众寨主心中一震,显然受到傅选态度的影响,信任与接受程度提高不少傅选如此支持,徐还不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