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九十九章 归途(第2/3页)  大明春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攻,逼迫蒙|古人向大明朝廷臣服纳贡,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边患。

    然朕经过此次北征,觉得先帝的方略难以完成。鞑靼、瓦刺诸部首领,都信了真|主,且毫无臣服之意;雅里失汗的王帐被消灭,也未有半点议和、受封的动静。咱们大明这么打下去,或许能在朝削弱蒙古诸部,叫他们失去南侵的实力,却无法从根上解决问题。”

    齐泰点了点头,沉思着。

    朱高煦又道“所以朕认为,还得重新部署北方的防线。朝廷应经营河套、辽东,修建卫所城、堡,形成完整的防线,方能保障北方各地的长治久安。”

    他罢拍了一下齐泰递还的奏章,道“有了新火铳,再加汉王炮,朕便能在河套、辽东全线修筑棱堡。因数百人便能守住一个棱堡,所以完善整个防线、必能变为现实。”

    齐泰一脸疑惑,问道“臣不知,何为‘棱堡’?”

    朱高煦便大致描述了一通。他也不是很精通,但以前接触过这种东西,能够个大概。

    到底就是一种多边形的低矮堡垒,完全以枪|炮火力为工事核心;将工事建造得没有射击死|角,然后依靠强大的火器火力打击敌军的进攻。

    很早以前,朱高煦就在琢磨这种东西。但以前火器火力不够,棱堡便是不现实的事物;没有足够的火力,低矮城堡的防御力,还不如几千年以来的夯土城墙。

    齐泰似乎没听懂。朱高煦也不以为意,毕竟这是新的东西,只消这个兵部尚书、先明白个大概就行了。

    朱高煦比划了两下无意义的动作,感觉难以解释。他只得叹了一口气,看着齐泰道“一些很艰难的事,若以常理思考,几乎找不到良方。但只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便会变得容易了。”

    齐泰“……”

    朱高煦看了齐泰一眼道“以后齐部堂就会明白。”

    他的心情渐渐变得好了起来。就连空中飘来的雪花,也在短短的一会儿之间、让朱高煦觉得没那么冷了。

    朱高煦已把先前的感概抛诸脑后,叫上齐泰走下了城楼。在随从的簇拥下,朱高煦与齐泰一路,骑马往中军行辕回去。

    这里的雪下得不大,路上却有积雪。他们走到一条大街上时,忽然看见一个抱着柴禾的衣衫褴褛的妇人、将东西丢下,往朱高煦这边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

    那妇人行为怪异,周围的侍卫们吓了一跳,立刻勒马将朱高煦团团围住。

    “来者何人?”陈伍的声音厉声呵斥道。

    妇人跪伏在雪地里,用沙哑的声音道“奴家不想回乡,求圣上收留……”

    朱高煦低头看自己的毛皮大衣里、露出的团龙服,顿时觉得这乞丐一般的妇人,似乎还挺有见识。

    这时附近的门里,几个将士冲了出来。一个武将上前执军礼请罪,别的军士去抓住了妇人,要将其拖离。

    朱高煦此时的心情很好,比寻常更有耐心。他也没多想,拍马从人群里出来,伸手指着那妇人问道“她是甚么人?”

    单膝跪在路边的武将抱拳道“圣上,此人乃平将军攻破鞑靼王帐之后、救回来的汉人百姓,在辎重营做些生火造饭的杂活。”

    妇人满是污垢的脸上、眼神看起来很紧张,她道“军中的将军问了籍贯,要将奴家等送还家乡。奴家被鞑靼人掠走受辱,夫家必宁愿我死了,无奈之下……”

    朱高煦的目光从武将与妇人脸上扫过,他微微点了一下头,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妇人又道“奴家在鞑靼人那边听,圣上言称是所有百姓的君父,这次率大军讨伐鞑靼人,便是要为子民出头……”

    朱高煦听到这里,马上挥手道“将她带回中军行辕。”

    陈伍立刻抱拳道“臣遵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