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2/3页)  大明春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侯显,说道:“等柳升到京后,你去见他。你要让柳升了解到朕的意思,朕同意他照自己的心意、决定家事,没有丝毫反对意见;但同时,你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确定。明白怎么沟通了么?”

    侯显愣了一下,躬身道:“回皇爷,奴婢明白了。”

    妙锦投来了赞赏的目光,女性好像对这种情感上的事、总是喜闻乐见。

    朱高煦见身边没有外人,便又道:“柳升重恩义、轻联姻带来的利益,这不是甚么坏事。何况柳升作为朕麾下的得力大将,这点事、朕岂能不通情理?

    然而那阮氏原先有丈夫、且尚未被休,情节有背叛之实;柳升夺人之妻,也摆不上台面。即便阮荐是个罪人,也没法因此颠倒夫妇常纲等伦|理道德,此中必有争议。若是朕公开支持柳升,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君臣彼此间心有领会,默契地办好了事情,方可顺利。”

    妙锦道:“圣上考虑得周全。”

    朱高煦看着她笑了一下,又回望宦官侯显。朱高煦心道:这些太监,确实可以作为君臣之间的沟通纽带。

    君臣相见,有时候反而是没法妥善地交流的。

    如同做文章一样、要为文章说辞找到圣人之言的来源,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也常有“套话”。准确地掌握各个场合的言论套路,能在交际上如鱼得水;直到后世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的沟通,缺乏交流的深入性和准确性,那些千锤百炼的套话,虽然意喻丰富,却常常表义模糊。

    作为皇帝,朱高煦也经常要说套话,以免造成过分解读、以及疏漏。这种时候,宦官从中斡旋,就能减少很多麻烦了。

    朱高煦对柳升的事作出如此决定,也是觉得柳升这种大将,娶一个安南人或许是好事。毕竟朝中勋贵与宗室相互联姻,已经造成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了,权贵的宗族势力不断扩张结盟,显然对朝廷不利。

    而解缙与胡广的恩怨,只会更加复杂。

    妙锦便好奇地问道:“解公子与胡娘子的私情,圣上又会如何做断定?”

    朱高煦道:“我明日早朝后,先与胡濙见一面。为了能少一些隔阂,朕打算单独召见胡濙,事后我再与妙锦谈谈。”

    妙锦点了点头。

    朱高煦希望妙锦记录下一些事情,以便等后代皇帝登基之后,能从超越时代的角度、去看待朝廷秩序……

    胡濙最近上书恢复经筵,他还是主动投降太宗皇帝的文官之一,或许更了解解缙。

    第二天上午,朱高煦来到了东角门上的阁楼,便在那里私下召见胡濙。

    一切仿佛都能找到“先例”,以前建文帝在这里与他的老师黄子澄、密议削藩,朱高煦也曾在这里,召见过貌似信奉心学的刘鸣;这座在皇宫里很不显眼的阁楼,渐渐地有了别样的独特性。

    随行的锦衣卫大汉将军、宦官宫女都在楼阁下等着,朱高煦独自站在窗前,观望着一片重檐宫殿景象。

    不多时,礼部尚书胡濙走了上来,当即行大礼。

    站在窗边的朱高煦转过身来,说道:“胡爱卿平身。”

    “谢圣上。”胡濙从地下爬起来,立刻轻轻拉扯了一下袍服,以尽量保持仪表的整洁。

    朱高煦开门见山地问道:“胡部堂认为,解缙是个怎样的人?”

    “回禀圣上……”胡濙先说应答了一句,却把尾音拖得很长,似乎正在极力地思考着有分寸的言辞,“解侍读进士出身,很有才学。太祖、太宗皆赏其才华。”

    朱高煦听到这里,笑了一声,不置可否。胡濙有点紧张地将腰往下一弯。

    “这角门阁楼里只有你我二人,胡部堂说甚么都无罪,朕说了甚么、亦是出门便不认了。”朱高煦道。

    胡濙面露惊讶之色,毕竟皇帝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