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六章 谈判(第1/2页)  大唐小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家,在福州城中心地带,亦有一处大宅子,在这繁华之地占地十几亩,可谓是奢侈至极。

    宅子外表看起来挺普通的,门前的街道上,有一个石质楼牌,只有中间二柱,无明楼,形制很是简单,也没有什么精美繁复的图案,上面刻着“箕风毕雨”四个字,颂扬其吏治清明。

    门口不大,有点古朴简约的味道。

    守在门口的萧明,亲自迎着王治,来到宅内,里面亦是别有洞天,连绵的屋宇,遮天蔽日的香樟树,却也只是显露一角,深远广阔,庭院深深。

    寒风袭来,树叶哗啦啦作响。

    萧禹早就在正厅,等候多时了。

    来到福州以后,萧禹就命人,送给了王治帖子,毕竟是长辈,不可能巴巴的跑过去。

    萧明引着王治到了正厅以后,就屏退了左右侍女随从,然后轻掩房门,守在门口,不许任何人打扰。

    王治信步走进正厅,对着萧禹施了一礼:“宋国公可好,您真是老当益壮,越活越年轻啊”!

    正厅很大,木料厚实雕花精致,却又没有太多的摆设。正对房门的是一扇紫檀木的屏风,上面撰写者“明德惟馨”四个字,花纹独特,珍贵无比。

    “你小子,嘴巴那么溜啊,怪不得公主殿下,都对你另眼相看啊”!萧禹大笑着说道,年轻人有前途。

    “什么叫嘴巴这么溜,我这说的可是事实啊”。王治故作无辜的眨着大眼睛,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邻居大哥哥呢。

    一时间,一老一少,谈笑风生,萧禹本来就是一个博学的人,经历丰富,而王治懂得多啊,见识更是比萧禹这个老家伙还要多,谁让后世那么多的通讯工具呢。

    寒暄,是一种铺垫,也是一种技巧。

    王治和萧禹之间,并不是很熟悉,也只是见过几面而已,贸然开门见山的谈判,自然是容易谈崩的。

    先是寒暄一番,试探对方的态度,感受一下对方的思维方式,对接下来的谈判,有着很好的铺垫。若是能够敏锐的分析出对方的思维方式,亦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终究是有求于人,萧禹轻轻地把茶碗放在桌上,对着王治说道:“其实,我这次来,有个不情之请的”。

    萧禹不愿意继续寒暄下去了,自己谈古论今,天文地理,格物致知,王治竟然能够完美的接下来。

    这就让萧禹很是震撼了,据悉,王治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读书,从小到大,舞刀弄枪的时间更多,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看着王治依旧滔滔不绝的说着,萧禹叹了口气,自己落了下风了。

    “既然是不情之请,你还偏偏要说出来,晚辈不听也不行啊”!王治一改之前的嘻嘻哈哈,一脸的严肃。

    萧禹闷哼一声,差点没被噎死,这小子明明是个武将,嘴巴怎么这么溜啊!

    “你在福州闹腾这么一下,可是吓坏了不少人呢,吴家这一次,算是彻底完了”。萧禹这算是直奔主题了,这不少人,自然就是各个世家了。

    “呵呵,吓坏,没吓死就是好的,凡事有因必有果,昨日的因,便是今日的果。既然你们在决定,对我动手的那一刻,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现在知道怕了,早干什么去了,还有这吴家,私做龙袍,龙椅,他这是想干嘛”?王治冷冷的说,你们想打我就打我,然后打不过了,就来求原谅,哪有怎么好的事情。要不是自己装备精良,军士们勇敢拼命,恐怕现在不是被剁成肉泥,就是葬身鱼腹了。

    王治说的很强硬,得理不饶人,丝毫没给萧禹面子。

    萧禹叹了口气:“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家族里的这些族老,偏安一隅,不见世面,已然有些忘乎所以,不知深浅了,多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