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1章 功成(第1/2页)  重生清朝当奸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水城,曾经昔日繁华的城池,现在显得极为破败。

    细细两两的行商从城门出入,才显得此城不是那般荒凉。

    城墙上干渴的血迹,在就随着时间与雨水的冲刷,消失不见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那场屠城之战,也似乎早已被人们淡忘。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整座城市也是闲的阴森的可怕。

    杨彦虎行走在分水城中,往日熟悉的面孔已经全然看不见了,东街的王大娘的馄饨摊,西城门的张麻子麻饼店,郝家的驴肉包子,这些杨彦虎几乎深刻在骨髓中的记忆,此时在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已经找不到了。

    没有人明白,为什么杨彦虎出使京城,却要绕到如此远的地方来到这么一个鬼蜮一般的城池。

    但是杨彦虎地位崇高,哪里是他们敢于询问的。

    三天的时间,杨彦虎赤着脚行走在这里的几乎每一寸土地,,是缅怀,还是在深刻骨子上的誓言,杨彦虎自己也不知道。

    葛尔丹的记忆,并非对杨彦虎没有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彦虎害怕自己会因为这种记忆使得自己的誓言被遗忘,所以他要好好的描绘下誓言的每一笔。

    分水城的官府自然知道,这群是什么人,所以只能看着他们怪异的举动,小心的陪同着,甚至杨彦虎登上城墙也是不敢说些什么。

    好在,他们并没有更多出格的举动,在三天后,杨彦虎一行终于离开。

    坐在战马之上,杨彦虎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望着大大得分水城三个字,杨彦虎深吸一口气,笑着低喃道:“大家,我杨彦虎回来了!”

    团练制度在满朝文武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不过由于康熙已经下定了决心,加上内阁阁老和众多实权大臣都已然同意,倒也没有过多的波折。

    但是,同样,也有人担心贸然在天下都施行此法,有些不妥,最终,这件事还是先知北京和直隶两个地方施行。

    北京乃是清朝的京师,重兵守卫,不惧有他。

    而直隶,现在已经成了一摊烂摊子,甚至连浙江都无法相比。

    所以,也不怕直隶更烂。

    于是,康熙下旨,在两地作为试点,推行团练制度。

    云南平西王府。

    吴三桂神采飞扬,举起酒杯,对着陈永华说道:“先生果然厉害,天地会真是让本王刮目相看,此事竟然真的办妥了。”

    陈永华笑着说道:“将军谬赞!”说着,和吴三桂碰了一杯。

    夏国栋笑着说道:“这可不是谬赞,当初总舵主说这件事的时候,本官可是真的以为是天方夜谭。但是谁能想到,所有的事情,简直就是按照总舵主所说的一般无二。而在直隶,贵会掀起的义军,当真让人看了惊心动魄啊!”

    说到这,陈永华欣喜的脸上有了一丝落寞。

    他身在云南,距离北京千里之遥,当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早就已经晚了。

    吴乃华已经来信,告知了详尾,陈永华也只能自顾叹息。

    若是他在北京,有他坐镇,以他的威望,断然不会让如此天地会英雄做这糊涂事,白白牺牲。

    在吴乃华和陈永华的计划中,本来就是在各地掀起匪患,并且联络吴三桂,让吴三桂申请裁军,将这般多的军队投放到各地,同样壮大满清匪患四起的匪事。

    然后吴乃华自然而然的,就会在满清朝廷头疼,却无可奈何的时候,退出这一剂治疗匪患的良药。

    到时候,有着吴乃华在朝廷中饱私囊,用满清朝廷欺压百姓,搞来的捐税,让天地会和吴三桂明面上没有关系的商人,士绅捐官,在各地兴办团练,让天地会和吴三桂的力量,在整个满清境内,合法的遍地开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