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93 你挖坑,我钓鱼(第2/3页)  捡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那时候的桌子普遍偏低,也就一尺来高。老祖宗们就只能跪在席上。而且还不能打盘腿,坐什么都是跪着,虽然有垫子撑着,但长期久了的话,腿也就出了毛病。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了七八百年到了唐朝。东施效颦的东桑人也把这个习俗学了去,非常忠实的延续到了现在。

    古代的桌子很矮,床也同样是如此。

    上世纪57年,中州长台关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战国漆绘围栏大木床。

    他的长度足足超过了两米,但他的高度却是仅仅只有二十公分。

    到了唐代晚期,高型的卧具在贵族门阀中普及,但老百姓依然还是席地而坐。

    唐代时候,民族大融合,佛教盛行,绣墩也变成了莲台造型。这些坐具在宫廷中使用,上覆盖绣帕一块,这就是绣墩的由来。

    宋代之后,绣墩的高度越来越高,渐渐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凳子。

    明清两代,绣墩有了长足进步。在各种书籍包括还能清楚读到宣德青花的鼓凳。

    可惜这种绝世重宝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满清朝时候,绣墩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这种造型优美又富有格调的东西成为了大户人家们必备的奢侈品。

    富裕家族绣墩用的是瓷都或者德化的上等品,其中大多都已青花为主。图案也是极其丰富。

    想想都觉得很牛逼,一帮人坐在青花瓷绣墩上喝酒撩骚也饮酒作诗,那是和何等高的逼格。

    但这样的逼格还是不够高,有的巨富人家嫌弃这种绣墩不好看。他们在绣墩外又加了一层紫檀包裹的镶嵌。

    同时,还在紫檀八仙桌上加了瓷板画。但是这种逼格还算高。于是,土壕们又在瓷板画外围嵌了螺钿。

    这种奢侈到极致的东西当时在江南一代特别火。可惜,现在也看不见了。

    故博里面还有一个紫檀开光番草纹绣墩,那是储秀宫里的东西。储秀宫也就是慈禧刚刚入宫时候待的地方,同治皇帝就出生在那里。

    在放置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和伯远帖的三希堂里边,现在就还保存着一对青花缠枝莲团鹤纹绣墩,乾隆老头跟嘉庆父子俩都坐过的。

    现在去都能看见。

    这种绣墩就连82红楼梦里边也没见过,足见这种重宝的珍贵。

    老百姓家里也有绣墩,大都是民窑产的,造型难看不说,釉水各方面也是差得离谱。

    东西收起来,金锋还特意打了个木架子将绣墩固定好,又把沙发拆掉割了海棉把木架子也包好。

    这当口,朗朗在旁边呐呐说道:“老板,我看着这个东西有些不对。像是瓷都的精仿品。”

    “这个年字,好像不是徐国正的手书。”

    听到这话,徐增红跟肖夏顿时对朗朗翻起白眼,满是不屑。

    两千万镑折合神州币一亿八千万的东西,你也敢质疑董事长的神眼了?

    你算个什么东西?

    “嗯!”

    “那是假的!”

    “眼力不错!”

    腾的下,徐增红肖夏两个人下巴都掉在地上,眼球凸爆,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

    董事长打眼了!

    这怎么可能?

    董事长这是,故意打眼?

    “培根那个傻逼,找了两个临时演员来诈我。故意卖我高仿货。却不知道,他们买下来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大宝贝。”

    “我进来第一眼就看见这绣墩了。”

    金锋叼着烟嘴角下撇:“他把我当富二代的凯子钓鱼,我他妈还要钓他这头大鱼。”

    “挖坑!?谁挖谁的坑,为时尚早。”

    听到这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