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岁末大战(五)(第1/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日中午之前,谭思贵第四营的三个连、火铳连和炮兵营已经全部赶到了罗渡外围,从三面包围了这个大镇。敌人没有出镇列阵野战,反而迅速从镇子外围撤退,全部龟缩进镇子里,依托土墙防守。或许他们已经发现,在镇外平坦干燥的农田中与优势的官军步骑兵交战,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老谭,下来就看你的!你准备怎么打?”靠前指挥的宋振宗高兴地吼道。情报说镇里的敌人只有一千多。现在三面合围,一面大江,意味着敌人跑不掉了。

    一双小眼睛在老谭古树皮般的沧桑老脸上眨了眨:

    “团长,这镇子不小!我四营少了二连,若按世子教材上说的‘一点两面’战术原则,三个连分成三个方向进攻,这样主攻方向的兵力就嫌薄弱了。万一敌人全力反击某个连,哪个连也撑不住。团长,末将的想法是:既然外围有骑兵,敌人根本跑不掉,不如把三个连集中在一起,火铳连也加进去,从一个口子打进去。如果敌人弃镇而逃那是最好,骑兵可以在镇外随便砍脑袋;如果敌人坚守镇子,我们就一步步前进把他们赶出来!”

    听见老谭的想法,宋振宗先是摇头,然后是点头。

    他道:“你没有参加松林山集训,世子讲的战术课没有听。所谓‘一点两面’战术原则,不是指三面平分兵力,而是说先要有一个进攻重点。在确保重点的前提下,再实行一面、两面或者三面包抄,吸引敌人分散兵力,并防止敌人逃跑。具体部署几面,由敌我兵力对比和地形来确定。面前这个镇子,你一个点打进去就行,无需多面包抄,所以你的想法是对的,但对世子战术原则的理解完全错误!最近泸州的军队扩编太快,学习放松了!你是营长,学习要带头!”

    “是!团长教训得是!”谭思贵劈头盖脸挨了一通训斥,却一点不恼。他的小眼睛又眨了眨道:“团长,能不能从五营给我一个连做预备队?”

    “四营已经加强了一个火铳连,你还嫌少?”

    “不是,团长,我担心情报不准。万一镇子里不止一千……那些教匪可都是亡命之徒,和我们拼起命来,末将担心伤亡太大。还有火铳连是世子的宝贝……”

    谭思贵对情报工作的担心,宋振宗听得明白。

    土暴子突然于年底前离开巴山,向广安、蓬州和合州进攻,完全出乎于世子和总参意料之外。预计派驻顺庆府的各州县护庄队大多数没有到位,而渠县的护庄队虽然到位,却兵力太弱,时间也太晚,导致进驻渠县城一个排全部战死。这件事情世子将责任定在了刘名升这位情通局长的头上,给了他一个撤职察看的处分。

    宋振宗赶到合州后,与舒国平和刘名升有过一次交谈。刘名升说,他并非疏忽了对土暴子的情报收集,而是已有的情报显示,土暴子会在明年二月春荒时才出来抢粮,总参也是据此制定的三月反攻计划。至于为什么土暴子会提前出动,猜测倒是很多,但没有一个猜测被充分证实。目前仗已经开打,他也感觉到情报工作确实没跟上战争的需要,所以世子处分他是完全正确的。

    在宋振宗这位护商队元老宿将面前,刘名升的话有点像官话套话,说了一大堆,但具体内容一点没有。只有舒国平悄悄给老搭档宋振宗漏了一点消息:这次刘名升犯错,主要是他轻信了分管副局长张光培的情报,更不幸的是,他还在报告中给世子拍了胸脯。

    连刘名升自己都承认情报工作有问题,负责战役指挥的宋振宗当然更加小心。此番渠江右岸攻势,他一直远远派出斥候,小心翼翼地整队前进,防止部队遭到敌人大队的突然袭击。宋振宗非常清楚,在与贺曾柄第一团的增援部队汇合之前,他手中兵力尚不足三千,无力单独面对一个大规模的战役。

    谭思贵提出第五营增援的请求,不是谭思贵临阵畏缩,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