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九八 关原之战 下(第2/3页)  七海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登高眺望,足轻大阵已经列阵完毕,收拢起来的骑兵压住了阵脚,大军长矛如林,旗帜似火,南北延绵不决,在得到德川家纲的命令之后,一个金发碧眼的独腿男人指挥着十八磅重炮出现在了选定的炮兵镇定之上。

    这便是合众登陆日本之后,荷兰人秘密送来的援助,炮手和重炮,因为德川家纲出现在了阵前,整个阵列一片欢呼,声音如狂滔巨浪,尽显壮丽之色。

    随着旗本给荷兰炮兵指挥官下达了将军的命令,炮台之上便是传来一声声的炮响,炮手们挥汗如雨,把一颗颗十八磅重的实心炮弹打向了对面倒幕军的阵地之上,幕府军用重炮四十余尊,是一艘荷兰主力舰上的全部火炮,其开火之后,倒幕军阵地上一片狼藉。

    松尾山上,大名军那些栅栏、装满泥土的小车和人体一样脆弱,精心构筑的工事被撕开了口子,在连续命中工事后那厚重的步兵阵列之后,阵线出现了混乱,岛津光久派遣武士弹压,才稍稍压住了阵线,而在北翼的屉尾山,则是另外一种景象。

    炮击一开始,河原田兵卫就命令配属于他的外样大名军退入丛林之中,以免在炮击下受损严重,而处于前线的河原田旅则是镇定自若,在猛烈的炮火中挺立不动,这些士兵大部分是跟随河原田兵卫从大兴安岭、库页岛、虾夷地、朝鲜、辽东和山东各个战场下来的老兵,他们面对重炮的经验非常充足,河原田兵卫更是如此,仅仅是稍稍后退百米,到了坡度较陡的山坡,就避免了炮弹弹跳造成的大部分伤害。

    下午四点,德川家纲下令进攻,在他看来,时机很合适,松尾山上的大名接近崩溃,屉尾山上的敌军也在后退。

    幕府军的足轻大阵如同滚滚洪流汹涌而去,在松尾山上很快与大名军混战在了一起,大名军与幕府军的器械和战术差不多,数量稀少的老旧火绳枪和更少的青铜佛郎机根本形不成有效的弹幕,最终,手持长枪的足轻混战在了一起。

    与中国、欧洲古典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长矛互捅不同,日本式样的长枪天生不是用来刺杀的,这种用竹子、橡木等材料制成的复合长枪的长度多在四米以上,甚至达到了六米多,而长枪长度一旦超过三米,枪尖的晃动就很难掌握了,刺杀完全没有了准头,而日式长枪更大的作用是拍击,因此,日本足轻们用阵笠这种顶部的防御手段。

    然而,无论是日式长枪,还是中式、西式的较短的长枪,当长枪兵与长枪兵结阵的时候,互相捅刺的战术动作往往因为本能的防御而变得不能实现,所以推枪成为了战场的主流,处于中心的足轻高举长枪,像是两个用脖子较劲的长颈鹿一般,矛杆相互碰撞、推搡,尖锐的枪尖、矛锋指向天空,而身后的人无法加入战团,则是在后面拍击,希图制造更大的战果,有些战团甚至转起了圈无法分清敌我。

    在枪矛丛林之中,反倒是手持短兵、身具大铠的武士更有杀伤力,有些人已经钻入人群之中,用短刀切割足轻们的小腿,刺杀他们的小腹,每个勇敢的武士都是战场上的人命收割机,松尾山上,战斗焦灼,分不出胜负,只有填入更多性命,才有可能占据上风,坚持在这片战场是难得可贵的品质。

    但是在北翼的屉尾山,同样是日本人之间的对战,情况则是完全不同,河原田、高泽和后藤三本枪中有充足的燧发枪,特别是河原田和高泽二人的军队,一直在北洋战区作战,战术非常熟练,连、分营、营,各种等级的纵射、齐射打的很有章法,依靠简易的拒马,打的足轻大阵很长时间内无法接近核心阵列。

    河原田兵卫也是一员良将,步兵与炮兵之间的配合打的娴熟,唯一欠缺的是骑兵,三本枪的骑兵加起来不到一千五百骑,加上配属他们的大名,骑兵也不过两千,所以河原田兵卫一直不愿意动用这支机动步队。

    在河原田兵卫的指挥下,三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